做你自己 和 讓孩子安心做自己是最近剛看完的兩本書
一本是公司讀書會看的
一本是自己買的
書名有些相似
內容不一樣
都很好看
做你自己
是巴菲特的兒子寫的
讓孩自安心做自己
是在美國擔任幼稚園老師的李坤珊女士寫的
我先看完後者
非常感動
在看書的過程中
我不斷的想到我的父母親
我想
他們一定沒有看過這些理論
但他們實踐的如此好
讓我快樂的長大
安心做自己
對此
滿滿滿心感激
由於父親身分如此特殊
彼得巴菲特的成長過程十分令人好奇
我喜歡他的價值觀
正面健康又不八股
雖然與我的成長環境如此相異
還是可以有很多共鳴
以下
是我喜歡的小書摘
和大家分享
做你自己
孩子需要犯錯 才能從中學習
孩子需要創造屬於自己的成功 才能建立自尊
錯誤是人生的一部分 不要怕犯錯
我們要努力找出什麼是我們真正喜歡做,而這個世界也願意為此付錢給我們的事
我們都在為自己所選擇的人生而奮鬥
尊重你的孩子 也讓他建立自我尊重
要適時放手 孩子的人生只能自己面對
真正的成功是由內而外的
我們的能力、熱情、努力和堅持
以奧妙的方式結合後,成功就是成果
真正的成功是我們私下獲得的一種東西
它的價值也只有我們自己能斷定
通往寶藏的鑰匙,就是寶藏
假如父母熱愛自己的工作並樂在其中,孩子們便會看到工作本身的價值,也會比較傾向去尋找和發掘自己熱愛的是什麼
我們自己設定目標,我們自己定義成功。我們無法選擇人生從哪裡開始,但我們可以選擇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立志 然後全力以赴
我們比自己想像中堅強
到了某些關鍵時刻,我們才會發現自己多麼有勇氣
有些難關我們想都沒想過,但我們已具備了迎戰它們的勇氣
讓孩子安心做自己
幼兒從父母身上領會被愛的感受而自然的模仿愛人的舉動
他們因為被聆聽而慢慢累積真誠的表達方式
他們在一個溫和寧靜的環境中確認自己身處安全的美好
這就是家庭生活教育
教養的目標:是讓孩子安心當他自己,是在孩子心中種下「相信自己」的種子,是不放棄的引領與盼望,是讓孩子的生命因我們而不一樣
了解孩子需要看見世界的完美和不完美。每一個孩子,都帶著不同的使命來到這世界,這是一個謎!你和我所能做的,就是帶著他,陪他經歷每一個失望和希望。讓他在失望中學會忍耐,在希望中學會感恩。你了解孩子需要看見世界的完美和不完美,孩子的生命歷程將因你而不同
要不要愛孩子,從來都不是個選擇,但要如何愛他,卻是個選擇題,這個選擇,不會很容易,因為每個孩子都不同,都是個謎。所幸,只要你了解他,如何愛他就有道路可尋
1.同理心對待,不批判孩子的需要 (Acceptance)
2.明確表達大人的想法和需求,避免模稜兩可 (Clarity)
3.提供孩子有限的選擇 (Limited Choices)
4.影響選擇的因果關係(Natural Consequences)
小小孩也需要被尊重 別逼小小孩打招呼
別忽略孩子與生俱來的「安全雷達」
生氣是正常的情緒
疏通情緒三步驟:接納、指認和調節
不以言語攻擊幼兒的人格,做錯了就道歉
孩子要學會分享,得先從滿足自我開始
對孩子來說,喜不喜歡彼此,是家的定義;能不能溝通,就成了「我的家庭是否快樂?」的決定因素
給孩子固定的時間表
規律,是幼兒情緒成長的需要
貼心的父母,要盡全力使幼兒的生活作息維持一定的規律
讓孩子能放心的等待,有信心的期待,這就是安全感
不變,是幼兒智力成長的需要
過節,讓孩子與家緊緊相連
大人對節日的用心安排,讓孩子明瞭有人是這麼的愛著他們,那種愛,永遠可以信任
孩子的不同反應來自不同的家庭教育
灌溉信任,他相信自己會是好孩子;灌溉有趣,他成為歡樂的泉源;灌溉感謝,他學會尊重
感謝孩子的獨特,就會尊重孩子是誰,不把他們當成「延伸自己」的資產
為孩子擋住害怕,反而剝奪了他經歷畏懼的過程。適度的經歷那些過程,不但不會摧毀孩子的自信,反而會讓孩子面對生命的勇氣,慢慢發芽
大人的等待對孩子特別重要,因為那訊號是「接納」- 接納他決定放手一試的掙扎過程。不奪走孩子決定是否要放手一試的過程,生命的韌度,才有機會緩緩增強
允許孩子經歷適度的畏懼,是愛和智慧
允許孩子說錯話
不要輕易評斷幼兒所說的話
孩子會自己歸納出語言使用的規則
語言發展不需操之過急
成人要很清楚的幫助孩子釐清哪些事他可以做主,哪些是他沒有選擇的
適度、清楚的畫出界線,並不會打擊孩子的自主和自信,反而讓他們相信自己可以做出正確的選擇,也讓他們覺得安全、受到保護
相反的,不提供幼兒界線,反而會讓他們覺得「超載」,似乎凡事都得靠自己,那會讓幼兒覺得無助、不安
- Aug 11 Thu 2011 21:01
做你自己/ 讓孩子安心做自己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