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 30 雜誌的關係
開始喜歡姚仁錄的專欄
其實之前不認識他...

之前轉貼過一篇恐懼的解藥

現在
來一篇好奇心讓你制勝
我喜歡他說的「好奇心」、「毅力」與「品味」


 好奇心讓你致勝 姚仁祿

在變動愈來愈快速的時代裡,什麼能力才是30世代應該具備的? 

科技進展,傳播與互動快速,出現了「世界是平的」這樣的概念;於是,許多人就為了「應該如何才有競爭力」焦慮起來。我建議年輕朋友不要陷入這種「適應時代發展,我必須具備什麼,才有競爭力?」這樣的迷思裡!

時代總是一直在變化的(不一定能說是進步),根據這種「為了適應新時代,就該具備新能力」的思維邏輯,我們每隔幾年,就會失去競爭力,必須重新適應一個新時代;人永遠活得沒有連續性,好像時代一變,人就追不上了,我們天天要趕路才能過日子似的,這種思維是不對的。

思考30世代的競爭力,我們可以把時間拉寬,回到古希臘羅馬、文藝復興時代,甚至是古代中國、印度的各個時代,我們會發現,每個時代都有30世代的菁英!從大歷史的角度來看,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質,就是「好奇」,這是不隨著時代改變的基本工夫。

比方蘇東坡、米開朗基羅、畢卡索,他們都很好奇,不停地提問,使他們永遠跟得上時代,我覺得不論什麼世代的人,只要決心出類拔萃,先決條件就是「好奇」,不論時代怎麼變,都跟得上脈動,因為他們對周遭的變化一直提問:「這是為什麼?」,而不是老是焦慮著:「我該怎麼辦?」

「好奇」使人提早看到趨勢,像是衝浪,雖然浪還沒打到身上,因為看到浪頭的方向,就能調好姿勢,準備浪頭來到。

人長大以後,為什麼不再有好奇心?

成年以後,自認知道夠多,人們容易自滿,所以就喪失了好奇心。「好奇」是因為我們自認知道得不夠多,我們應該要學習不要滿足於眼前的答案,試著追問,問得愈多,才更讓人興奮。比如自問:為什麼我喜歡紅色,他喜歡綠色?為什麼每個人喜歡的顏色不同?自問也許沒有最後的答案,但好奇多問就是一扇門,疑問就會開啟我們的觀察力,讓我們開始觀察人群,開始思考,也因此知道了許多事,看到了從未認識的世界。

好奇心之外,還有其他基本工夫嗎?

不隨時代改變的基本工夫,除了好奇之外,就是「毅力」與「品味」。

「毅力」也是從古到今,任何時代的菁英所具備的特質。知識來自好奇加上毅力,好奇又有毅力,就會主動尋找解答,而且非找到不可。像是伽利略,抬頭看星空,別人看到繁星眨眼,他卻思考天體運行,覺得哥白尼是對的,地球繞著太陽,而非太陽繞著地球轉。別人只能看到景象,他卻能積極地思索現象,試圖思考,歸納現象背後的線索,這就是毅力。

毅力不是把事情做到底,而是做到沒有力氣,做到自己倒下為止。就宇宙的尺度而言,人太渺小,事情做到底並不容易。愛因斯坦晚年一直思考「統一場論」,堅信一定有個可以描述所有物理現象的理論,這是他心中很大的問號,直到死去,他都沒有得到答案,但他的確追問到自己倒下為止,這就是毅力。

好奇與毅力是都是競爭力的基本工夫,而更高層次的競爭力,也是關鍵工夫,就是「品味」,有人稱為「品德」,但我比較喜歡稱為品味,因為我認為,人沒有道德是因為沒有品味。

為什麼競爭力的關鍵在於品味?

大部分沒有品德的人,都沒有品味,做人不夠講究,胡亂做人。品味不一定指很會看東西,很會配衣服,品味也可以指做人講究與否。如果講究做人,有些事情不會做,就好像不吃、不用某些東西,因為覺得醜,這不是外貌醜,而是做人做得醜,沒有品味讓他的行為很醜,比如說欺負人、騙人。

所謂競爭力,與其說是能力,不如說是人格特質。眼前的現象,自然是變化不定,但是應該思索現象之間所呈現的趨勢,或是現象背後的原理,有競爭力的人格特質不是用來處理瑣碎的生活,不是用來增加可以跟人炫耀的存款簿數字,而是放大自己生命格局,開闊人生視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木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