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稱讚一下 30 雜誌
覺得它很大方
雜誌文章幾乎全放在網路上

相較之下
經理人就小氣很多
雖然蠻喜歡它的內容
卻很難分享


我愛的姚式文章又來了
但其實懶惰又怕辛苦的我
不是很喜歡周旋這個動詞呢



要周旋,不要妥協
姚仁錄

挫折其實可以避免,就算真的遇上挫折也不要氣餒。當我們面臨困境,切記要「周旋」而不要「妥協」,周旋的人生或許更加辛苦,卻比妥協的人生更加精采豐富。


問:對您而言,什麼是挫折?您遇過最大的挫折是什麼?

答:我對「挫折」的想法有兩點不一樣,所以不會遇見挫折。

第一,我將事情分為「行得通」、「行不通」兩種狀況。行不通,就「換個方法再試」,因此正常情況下不會有挫折。

第二,我將事情分為「理念合」、「理念不合」兩種。理念不合就放棄,因此也不易有挫折;比如,我在意誠實,遇見不誠實的業主,我會決定不替他服務,這是有意放棄,不會有挫折。

再舉別的例子,我們現在做網站,有些經營方式不符期望,就換個方法;再不夠好,就再換。這像是開車到嘉義,方向盤要轉很多次,轉方向盤不能叫挫折吧?朝著目標沿路轉方向盤、踩煞車、換排檔,都是自然的,難道上了車,就會輕鬆到達目的地嗎?

事情會變化是正常的,不能當成挫折。真正的挫折是「判斷錯誤」,要去嘉義,走到一半卻發現方向完全相反,那就是挫折;不過,既然發現錯了就不要去了,別浪費時間懊惱。其實就算走錯路,我們也不該產生負面情緒,只要不是糊塗、懶散,走過的路都不是損失。

我習慣凡事拚命,就算做了半天才發現被騙,那也無所謂,因為前面走過的經驗是我賺到了;認真走過的路,一定會學到很多,不會損失。 


問:難道我們不用與現實妥協?

答:要與現實「周旋」,不要「妥協」。

所謂「周旋」,就是一直走向目標,該煞車就踩、該轉方向盤就轉、該換排檔就換、該迴轉就迴轉,這是「周旋」,而非「妥協」,只要目標不變,就不是「妥協」。

我們想做好一件事,只要溝通對了,應該很少會有人反對;我不相信想把事情做好,卻會被反對,若真是如此,就是「遇見壞人」,或先前說過的「理念不合」。「遇見壞人」或「理念不合」就放棄,不要浪費時間。

我的經驗是,想將事情做好時,雖然多數人「認同」,但不見得會出力「支持」;我們必須接受較少的酬勞,或做一些白工,「認同」才會轉變為「支持」。我認為,這不只是成就事情的必經過程,也是必要的能力訓練;這不是白費力氣,為了得到支持,我們認真做事,可以學到很多功夫。

人生千萬不能妥協,一旦習慣妥協,就會一直妥協,這麼一來,要妥協到哪裡?只要妥協,能夠做90分的事,卻只做 70分、60分都無所謂,那55分如何呢?一直妥協下去,是行不通的,所以只要立定目標,就要不斷周旋。


問:不妥協還是妥協的人生會比較吃苦?

答:不妥協會「吃苦」,但妥協會「倒楣」。

不妥協當然吃比較多苦,像做白工一樣。老闆說不必做到這麼好,你還是盡力做到理想的程度,多做很多,酬勞卻一樣,這很辛苦,但要記得,吃苦就是吃補。

反之,一旦妥協就會倒楣,因為讓人失去目標。一旦妥協放棄了目標,怎麼會開創出新路?我們只能照著別人的意思團團轉。到底要在堅定的目標下辛苦找路走(周旋=吃苦)?還是放棄目標,跟著別人的路打轉,哪裡都去不了(妥協=倒楣)?我們可以自己決定。

多數人妥協不為別的,是為了不要那麼苦。有人說妥協是為了生計,我不相信,只要每天用功、肯吃苦,就不可能落到那個地步;也有人說是為了利益而犧牲理念,我認為那是藉口,真正的原因是他不認同好的理念,只為了賺錢。

只有深耕自己深信的理念,才能創造更多、更新的可能;只想跟著別人走好走的路,根本是因為不肯吃苦吧?

不為利益交換自己的理念、放棄目標,如此才不會妥協。不妥協,才是簡單的人生,吃點苦,卻賺到周旋的能力,這樣才不會倒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木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